漳州姑娘庄宇珊和殷小岚同时出现在中国女排对阵波兰的赛场上,这是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有两名漳州籍运动员在国家队同场竞技。
庄宇珊穿着2号球衣担任主攻手,殷小岚身披5号战袍司职二传,两人在网前击掌的画面让不少老球迷想起漳州排球的光辉岁月。
时间回到7月11日的世联赛美国站,殷小岚完成国家队首秀时,就和庄宇珊并肩作战。
这位替补二传虽然上场时间有限,但每次触球都带着漳州人特有的灵性。
庄宇珊更是在巴黎奥运周期就站稳主力位置,她的重扣经常让对手防不胜防。
翻看漳州女排的国手名录,1990年入选的王子凌是开山鼻祖。
这位接应二传出身的运动员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摘银,退役后转型成为国际级裁判。
2009年崭露头角的沈静思和2015年入选的郑益昕,虽然同在国家队却鲜少同场。
直到今年四月,庄宇珊、殷小岚和郑欣怡三人同时入选集训名单,创下漳州输送国手的新纪录。
王子凌的故事尤其令人感慨。
1972年出生在排球基地的她,从小看着郎平那一代女排训练,13岁改打排球后进步神速。
她的父母都是体育健将,父亲曾打破航模世界纪录,母亲是部队女篮队长。
这种体育世家的熏陶,让漳州排球有了传承的基因。
现在的漳州少体校还保留着当年的训练传统,小球员们仍在使用王子凌那代人摸过的排球墙。
基地门口的荣誉榜上,从王子凌到郑益昕,从沈静思到庄宇珊,这些名字记录着漳州排球的薪火相传。
当地体育局的资料显示,近五年漳州向省队输送了17名排球苗子,这个数字在全省名列前茅。
老教练们常说,漳州姑娘打球带着特有的拼劲。
从王子凌鱼跃救球的狠劲,到庄宇珊四号位暴扣的霸气,这种作风一代传一代。
现在队里最小的郑欣怡才19岁,她的背飞动作已经能看到师姐们的影子。
漳州排球基地的灯光依旧每晚亮到十点,和三十多年前没什么两样。
不同的是,现在场边坐着的小球员,可能正看着手机里庄宇珊的比赛视频。
这些视频里偶尔会闪过殷小岚传球的身影,就像当年王子凌在电视里的惊鸿一瞥。
上海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