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比特奔,盗载必究
大家好,我是比特奔。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财富增长相关的话题。闲暇时和几位大学同学聊天,还聊到了马斯克、黄仁勋这类行业大佬。 时间一晃到了 2025 年 10 月 11 日之后,一次聊天里,一位老同学无意间提到了中本聪。这让我特意去翻阅了不少关于他的资料,后来试着计算中本聪的财富增长倍数时,结果让我着实惊呆了。
要解析中本聪财富增长,首先需明确其持仓规模。据公开资料显示,中本聪在 2009 年 1 月至 2010 年 12 月间,共挖掘 22000 个区块,累计获得 109.6 万枚 BTC。这些资产分布在 2.2 万个独立钱包中,自 2010 年最后一次挖矿操作后从未移动,成为加密市场最神秘的 “休眠巨鲸”。
这一持仓占当前比特币流通总量的 5.2%,相当于贝莱德(73.5 万枚)与微策略(62.9 万枚)的持仓总和,且完全无需支付托管费、管理费等隐性成本,是纯粹的 “原始股” 资产。时间来到 2025年10月20日10:07:22,BTC价格为10.79万美元左右。
也不知道算的对不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啊!
比特币的价值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计价基准勾勒出中本聪财富的爆炸轨迹:
1. 零价值阶段(2009 年 1 月 3 日 - 2009 年 10 月 4 日)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聪在芬兰赫尔辛基的服务器上挖出创世区块,获得 50 枚初始 BTC,此时比特币无任何市场定价,价值可视为 0。直至 2009 年 10 月 5 日,首个非正式汇率诞生:1 美元可兑换 2300.03 BTC,对应单价约 0.0004348 美元。若以此为起点,中本聪此时已通过挖矿积累约 10 万枚 BTC,账面价值仅 43.48 美元。
2. 实物定价阶段(2010 年 5 月 22 日 - 2013 年 7 月)
2010 年 5 月 22 日的 “比特币披萨日” 标志着其首次具备实际购买力:程序员 Laszlo 用 1 万枚 BTC 换得两个披萨,价值 41 美元,单价确定为 0.0041 美元。此时中本聪的 109.6 万枚 BTC 价值约 4493.6 美元,较 2009 年 10 月的价值增长 97.7 倍。
3. 市场交易阶段(2013 年至今)
2013 年 7 月,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 100 美元,中本聪财富达 1.096 亿美元;2021 年 11 月突破 6.7 万美元时,其资产飙升至 734.3 亿美元;到 2025 年 10 月 10 日,BTC 市价达到 121518 美元,中本聪的账面财富定格为13318 亿美元(109.6 万枚 ×121518 美元)。
若以 2010 年 5 月 22 日(0.0041 美元 / 枚)为计价起点,截至 2025 年 10 月,其财富增长倍数为:121518÷0.0041≈29638536.59 倍(约 2964 万倍)。
年化收益率:碾压一切资产的 “数字复利”
年化收益率的计算需精确锚定时间周期。以最具代表性的 “披萨日”(2010 年 5 月 22 日)为起点,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共计 15 年 4 个月 19 天,约 15.38 年。(大家都知道11号发生了什么。所以我们以10月10号的价格进行计算啊)
根据复利计算公式:年化收益率 =(终值 ÷ 现值)^(1 / 时间)-1,代入数据可得:年化收益率 =(121518÷0.0041)^(1/15.38)-1≈(29638536.59)^(0.065)-1≈371.4%
若以 2009 年 1 月 3 日(零成本)计算,虽无法用传统复利公式衡量,但可通过 “绝对收益 / 持有年限” 辅助理解:13318 亿美元 ÷16.75 年≈每年新增 800.9 亿美元财富,相当于每天净增 2.19 亿美元。
这一收益率远超所有已知资产:同期黄金年化收益率约 5.2%,标普 500 指数约 10.3%,即便是过去 15 年最牛的科技股特斯拉,年化收益率也仅 89.7%。由此可见,中本聪的财富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
尽管机构投资者在 2025 年动作频频,但中本聪的财富增长仍具不可替代性:
美国政府:持仓从 19.8 万枚增至 21 万枚,价值从 118.8 亿美元(2024 年均价 6 万美元)升至 254.2 亿美元,增幅 113.9%,年化约 10.8%,远低于中本聪的 371.4%。
微策略:持仓达 62.9 万枚,财富从 377.4 亿美元增至 764.4 亿美元,增幅 102.6%,年化约 9.7%。
贝莱德:通过 ETF 增持至 73.5 万枚,财富增长 98.3%,年化约 9.4%。
注:以上数据统计至2025年10月10日。
中本聪用 16 年时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惊人的财富增值!其增长规模与速率,远超任何传统行业的财富神话。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2025 年中本聪仍是 “躺赢之王”。
而美国作为世界最强经济体,我们不妨来粗略看下公开数据。
其2025年GDP约30.4万亿美元(全球第一),人均GDP约8.9万美元(全球前十),且在科技(如AI、半导体)、金融(如美元霸权、华尔街)领域保持绝对优势。尽管中国、欧盟等经济体持续追赶,但美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仍未被超越。
那么美国政府有没有持有BTC这类数字资产呢?
根据2025年7月发布的链上审计报告,美国政府当前实际控制的比特币数量为198012 枚,这个数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追踪 “司法扣押地址”“罚没资产钱包” 等标记地址,结合美国法警署(USMS)的公开拍卖纪录交叉验证得出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机构统计存在细微差异。美国财政部在 9 月的储备报告中提及 “约 20 万枚 BTC”,这种偏差源于部分未公开的扣押资产尚未完成链上确权。按 2025 年 10 月10号市价(121518 美元 / 枚)计算,总价值超 240 亿美元。
而且就在2025年10月份,美国司法部宣布,查获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Vincent Chen)及其犯罪网络控制的 127271 枚比特币,按市场价格计算总价值约 15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69 亿元)
也就是说目前美国政府持有198012+127271=325283个BTC。
这里要强调一下,美国政府这些比特币99%来自执法扣押,并未主动买入。这些其实属于 “数字赃款” ,赃款的背后是一个个震动加密圈的大案要案。
最开始的持仓来自 2016 年 Bitfinex 黑客案的追缴。2022 年,美国司法部从黑客夫妇伊利亚・利希滕斯坦和希瑟・摩根手中追回 114599 枚 BTC。
紧随其后的是 “暗网传奇” 丝绸之路案件:2023年从逃犯 James Zhong 处缴获 51680 枚 BTC。
此外,FTX 崩盘后的资产清算也添了把火。2023 年,美国证监会(SEC)从 Alameda Research 的币安账户中扣押价值 8125 万美元的 BTC,而爱沙尼亚 HashFlare 挖矿骗局的操纵者则交出了价值 7900 万美元的比特币。
这些资产原本会像2023年前那样被拍卖变现,比如 2023年3月出售的9861枚 BTC,2024 年两次各抛售 10000 枚 BTC。但 2025 年的政策转向让它们摇身一变成了 “战略储备”。
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本聪的财富还会继续增长!此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get到这样一个细节。中本聪的财富增长完全是 “被动躺赢”,既无需像美国政府那样依赖执法追缴,也不用像企业那样承担购币的资金成本与市场风险。但其资产始终停留在 “链上账面”,关联地址自 2010 年后从未发生转账。
说实在的,中本聪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能够拿住这些数字资产,太了不起了。多少人涨1倍就清仓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
最后,我想用CZ那句广为流传的话作为结语。"If you can’t hold, you won’t be rich."
点个关注再走呗?欢迎点赞转发扩散,非常感谢!
上海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