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底的南京,已经是一座死城。
淞沪会战的硝烟刚刚散去,精锐尽失的国军如潮水般溃退,身后,是磨刀霍霍的日寇,三路大军,像三把尖刀,直插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
所有人都明白,南京守不住了。北、东、南三面平原,无险可守,西边是滚滚长江,唯一的退路。这哪是保卫战?这分明是一个巨大的坟墓。
那么,是谁亲手把几十万南京百姓和十万残兵败将,推入了这个坟墓?
答案当然是日本人。但,这只是答案的一半。另一半,写着两个中国人的名字。
故事得从一个叫唐生智的人说起。
别看后来他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一开始,他可是个“明白人”。当时,他还是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眼看上海局势不妙,立马给蒋介石递上了一份《上海、南京防御作战计划》。
计划写得明明白白:咱们不能死守,得层层阻击,空间换时间。他规划了四道防线,从上海杭州湾,到昆山苏州,再到江阴镇江,最后才是南京。让日军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血的代价。等他们打到南京城下时,早就是强弩之末了。
这计划,靠谱不?相当靠谱。蒋介石一看,点头同意,马上让唐生智去组织人手修工事。
可魔幻的一幕来了。
工事刚挖了个开头,蒋介石一通电话,直接把修工事的部队给调走了。四道防线,瞬间成了纸上谈兵。
这是什么神操作?原因说出来能气死人:蒋介石不信任唐生智,他只信自己人。他要把南京外围的防御,交给他最铁的嫡系——顾祝同。
顾祝同,老蒋的心腹,但打仗嘛,实在不敢恭维。结果可想而知,日军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兵锋直指南京城下。
这下,轮到蒋介石头疼了。
1937年11月,中山陵,军事会议。蒋介石环视一圈,问了那个致命的问题:“南京,守,还是不守?”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一群挂着将星的大佬,个个低着头,恨不得把脸埋进地缝里。谁都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谁接谁倒霉。
蒋介石心里那个急啊。他急的不是南京百姓的安危,而是他自己的“面子”。首都被人一枪不放就占了,他这个委员长,以后还怎么在国际上混?怎么跟全国人民交代?
守,是肯定守不住的。但不守,又不行。这戏,必须得演下去。
就在这时,唐生智站了出来。他看透了蒋介石的心思,慷慨激昂地说:“我同意守!为前方部队休整争取时间!”
蒋介石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可当他问谁来守时,唐生智这个老滑头,又缩了回去。
蒋介石气得撂下狠话:“没人守,我自己守!”
这话一出,唐生智知道,躲不过去了。他被蒋介石单独叫去,一番激将法下来,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烂摊子:“委座不能留下,不如是我吧!”
就这么着,一个根本不想打仗,而且已经十年没带兵的“虚职”将军,成了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而那个一心只想保全面子的领袖,则需要一个替他背锅的“演员”。
12月7日,蒋介石飞往武汉,把一座危城和几十万人的性命,甩给了“赶鸭子上架”的唐生智。
南京保卫战,还没开始,其实已经输了。
唐生智坐镇城内,干了两件事:喝茶,遛弯。你以为他胸有成竹?错,他是在等,等蒋介石那封让他撤退的电报。
但他也没闲着,他下了两道堪称愚蠢至极的命令。
第一,他对着全世界宣布,要与南京共存亡!他命令部队:“任何部队不得后退,擅自后移者,杀无赦!” 这直接导致了后来无数想撤退的士兵,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
第二,为了表示决心,他下令收缴所有船只,甚至烧毁了一部分。他对着长江怒吼:“不许过江,死也要死在南京!”
这是何等的悲壮?不,这是何等的自私!他断了十万大军的生路,也堵死了几十万百姓的逃生门。他要用这些人的命,来演好他“抗战到底”的这出戏。
12月12日,他终于等来了蒋介石的电报:守不住,就撤吧。
这封电报,唐生智如获至宝。他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而是等了整整一天。这一天他在干什么?没人知道。也许是在安排自己的后路。
13日,他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拿出电报,宣布撤退。然后,会议一结束,他自己第一个撒丫子就跑,坐上早就预留的小火轮,一溜烟过了江,把混乱和死亡,留给了身后满城的军民。
将军们跑了,可前线的士兵还在死战。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最高长官抛弃了。当撤退的命令乱七八糟地传下来时,一切都晚了。整个南京城,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无数士兵在撤退途中被踩踏,被自己人射杀,更多的人,则在绝望中,迎来了挥舞着屠刀的日军。
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序幕。罪魁祸首,除了残暴的日寇,还有那个为了“面子”的蒋介石,和那个愚蠢自私的唐生智!
然而,在将军们集体溃逃的黑暗时刻,总有星光划破夜空。
有一个人,叫萧山令。时任南京市长、警备司令。撤退命令下达时,他手握渡江指挥权,是最有机会逃走的人。部下把他推上船,他却一把推开,平静地说:“我意早决,与南京共存亡!”
长江边,他指挥着残部,用木板和竹子扎成木筏,一次又一次,把士兵推向生路。他救了无数人,唯独没有想过自己。当日军追到江边,他带着最后的卫队,端起枪,冲向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12月13日下午,弹尽粮绝,萧山令将军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以身殉国,时年45岁。他是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还有无数像他一样没有留下姓名的士兵,在雨花台,在中华门,在南京的每一条巷子里,用血肉之躯,进行了最后的抵抗。他们告诉侵略者:这里是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的将军们仓皇逃窜时,一些外国人却选择了留下。德国人约翰·拉贝,一个纳粹党员,却利用自己的身份,建立起南京安全区,庇护了25万中国难民。他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一个外国人的勇气和道义,映照出我们某些当权者的懦弱与无耻。
南京沦陷后,唐生智跑回湖南老家,当起了悠闲的寓公。晚年,他信了佛,不知他念经时,是否会为那几十万被他抛弃的冤魂忏悔?解放战争,他审时度势,策动湖南和平起义,建国后官至副省长,1971年病逝,享年82岁,寿终正寝。
而蒋介石,1975年在台湾去世。
不知道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午夜梦回,耳边是否会响起1937年冬天,南京城里那撕心裂肺的哭喊?
上海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