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六下午,天快擦黑了,小区后门那边堵车堵得宠盈盈,杨哥又在群里吐槽自家老款途岳后备箱太小,连那几个箱子都折腾半天才塞进去。我顺嘴说:“你不是说这新改款空间没大多少,还想换?也不怕‘入坑’。”杨哥支支吾吾扯了半天,说最近去了一趟4S,新出来的2026款新锐版,外观还挺对他胃口,尤其那个“酷黑运动套件”,轮毂、倒车镜都黑了,年轻点,但感觉也没多浮夸。
我看了一眼路上的新款,前脸还是大众那套收窄风格,车头短,灯带拉横宽,晚上看着辨识度还挺高。听销售小胡说,现在推限时一口价,金融和质保都有捆绑,但其实都是伤库存的促销手法,厂家也是动了点真格。群友大傻喜欢实用,说这其实是冲销量又不想掉品牌身价的套路。
其实这车尺寸没啥大变化:4355长,1762宽,1605高,轴距2651。老王家的老派桑塔纳宽一点,空间感也差不多。途岳就是偏城市用,想大脚空间别指望。后排两人做着够用,腿部一拳,头顶一拳,超高个子就别勉强,也就如此。邻居小李身高一米八五,说后排头顶离车顶就那么点,长途不舒服。
新锐这回把后备箱做了点优化,常规差不多400升,后排比例放倒也算方便,就是不纯平。我上次帮杨哥搬行李,两个大箱侧着才能放进去,有点斜,师傅说算是条件允许,买大件还是得看SUV尺寸这一块。门板、手机槽都布局的更加顺手,老款几个小物件老乱丢,新款实用细节提升不少。
再说说座舱,这锐享版内饰还是那套大众风格,功能优先,质感不追潮。中控屏才9.2寸,仪表盘全液晶10.3寸,实际操作习惯挺顺,比大屏更实用,尤其年纪大的人用着不别扭。空调还是分区旋钮,实体键没全砍,小李夸这个,别像某品牌,一股脑全触屏,冬天手忙脚乱。
座椅嘛,这回用上了超纤皮和皮革包覆,缝线还做了双拼,有点层次感,前排主驾可电动并且腰部支撑也能调节。我家老头子腰不好,自驾游这个配置就派上用场。加热有,通风无,在北方够用,夏天缺点意思。后排座椅角度还行,但不能调节,市区通勤倒也没必要挑剔。
小区里最近流传一句车圈段子:“大众就这稳妥劲,一分钱一分货,求花活不用找。”新锐走的就是这个路数。部分配置有氛围灯,视觉上气氛拉满,但整体还是偏保守。群里有位专门豆腐块的技师点评,说大众适合不折腾的人家,踏实用,外观不惊艳。
动力区分这回也讲究点,1.5L自吸给省油党用,6AT,平顺。1.5T EVO II那台净效发动机,7速双离合,最大马力160匹,扭矩250牛米。师傅们说这台发动机实际起步响应比老款快点儿,油耗也降了几毛,不过双离合还是得看维护情况,二手车市场流通比AT同级差些。这车没用四驱,底盘标配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偏韧但不是铁板,有坑时师傅评价底盘味还稳,有人说跟老途观那批相比略软,但加速还带点窜劲,尤其新T。
插句冷门八卦,有人纠结大众的IQ.Drive,功能上偏实用型。车道保持和变道辅助不跟豪华品牌比“自动化”,但稳定性靠谱,自动紧急呼叫进了本地事故案例——有回群友小马在高架上爆胎,系统自己报警,速度比民警还快。疲劳监测也挺灵,尤其夜路开远了提醒你抖一下,省去一点心理压力。
养护方面,师傅经常提醒用厂家指定机油,双离合得定期换液,不然换挡容易闹小故障。1.5L的自吸机,后期还算皮实,二手车估价也稳。做保养时,老王提了一个冷门经历,他去年因为空调滤芯用的副厂品牌,吹出来全是异味,新锐这版空调滤芯升级,用的是HEPA标准,厂家宣称能过滤掉PM2.5,夏天路边炒菜味都进不来。
销售讲起选款,嘱咐“选的时候注意半年来的实车库存,能挑配置就多挑点实体键带加热,没必要冲大屏”。有购车的邻居半年前冲了低配,结果主驾手动调节,冬天地板冷的不行,每次看见高配座加热就心痒痒。这车目前金融政策是厂家推的,利率压得低,按揭能节省几千块,比老款优惠多,算是圈子里的一点小福利。
说到历史,有群友回忆,途岳这车最早就是给国内做城市定位,跟那年“途观L”的野路子没法比。新老款对比,底盘风格保守延续,但外观和细节更讨年轻人喜欢,尤其运动套件自从去年起就圈粉一批改装党。有的车友悄悄加装氛围灯,结果被师傅吐槽“视觉大于实用”。
这回新锐系列在家族里算做了点减法又加了一堆配置,就像群里都说,选大众不用考虑太多花哨玩意,就图个踏实好开,维保也方便。今年刚上市小区就来了两台,工地老板开一台高速回程说油耗下得去,市区起步不闹腾,跟隔壁合资牌子比还是靠谱。
附近的老头每次碰巧在停车场见了新款,嘟囔两句:这车现在促销挺猛,过段时间买的人一多,旧款转二手市场价格也可能跟着降。用车其实就是这样,功能好用,配置选的顺手,下次差事还得看你自己开着顺不顺,别光听售楼门口那几个跑腿的瞎忽悠。
上海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