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指导下,由青岛数据集团主办,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中心、市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及数字青岛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25青岛市算力创新应用促进月暨算力区市行活动(市南站)”成功举办。
活动邀请算力需求单位、行业伙伴及新闻媒体等3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市南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促算力普惠
打造“人工智能 +”产用融合高地
近年来,我市严格对标国家及山东省战略要求,以“需求牵引,适度超前”为核心原则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在算力布局、数据存储及算力场景应用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依托青岛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推动更多企业了解并利用算力政策,服务大模型产业发展。
筑算力一张网
打造“水电式” 便捷低价算力服务模式
会上,数字青岛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伟对青岛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及政务大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平台通过整合算力、算法、大模型等核心资源,持续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致力于打造便捷高效的“水电式”算力运营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可用、好用、降本”的优质算力服务。
据介绍,平台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连接算力与大模型需求企业及算力供给方。在深度整合青岛市本地算力资源的基础上,平台还将不断拓展资源边界,引入内蒙古、甘肃等地的外部算力资源,并联动青岛市“算力券”政策,为企业匹配低价优质的算力与模型服务,为产业发展减轻压力。
以政策为帆
市南区人工智能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市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同志对《关于支持市南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进行全面宣贯与深度解读,明确市南区将从支持AI转型降本增效、鼓励技术及应用创新、梯度培育优质企业、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四大维度,为企业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提供精准扶持。这一系列举措将切实减轻企业发展负担,例如在降本增效方面,通过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按企业实际支付算力费用最高20%的比例给予补贴,单个企业补贴金额最高可达50万元,助力企业有效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同时,政策还针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数据要素保障等领域设置奖励,进一步为企业AI转型扫清成本门槛,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直面企业算力难题,扫清企业发展疑虑
会上,开展与企业的深入交流,并针对企业在算力使用过程中的算力需求、算力应用以及算力政策申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通过算力企业与政府部门、行业专家等的现场直接沟通,有效打消企业对算力使用成本高、用不起等方面的疑虑,为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提供保障。
本次活动,对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利用、供需精准对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活动通过搭建供需双方联动的交流对接平台,打通算力资源供需信息壁垒,将帮助市南区企业快速匹配适配的算力需求、模型需求与技术支持,有效降低人工智能研发门槛与应用成本,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落地,提升市南区乃至全市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华通集团
上海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