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作为俄乌和谈地点?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就在8月中旬,在特朗普接连与普京和泽连斯基会谈之后,俄乌冲突的局势就出现了一些细小的变化。
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现在愿意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对话,一改之前不进行任何交流的态度,还想让中国作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媒体便会不可避免的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对于全世界的瞩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说:“我们不回答预设性问题”,又将如何应对这些新的挑战?
一、特朗普推动三方互动
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的动作很多他先是在8月15号和俄罗斯总统见面,进行了虽然没有实质性效果但特朗普自己愿意给会议结果打上“十分”即满分。
在这之后,8月18号,在经过美国副总统的“善意”的提醒后,泽连斯基也终于穿上了西装并和特朗普进行了友善的交流,泽连斯基在刚开场的10秒内就说了四次“谢谢”。
这些行为让特朗普非常高兴,告诉他无需停火就可以直接进入谈判,并在几日后宣布“大约两周后就能知道结果”。这和欧洲所给出的条件不一样,欧洲要求先停火再说别的,特朗普则务实得多,甚至在会后还和普京通了电话又说此事。
对此,笔者认为,特朗普的行为在本质上确实推动了俄乌谈判之间进程的加速,促进了和平,但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能够让他的选民感到自己的外交手段远超前届政府,将俄乌冲突作为展现自己的舞台。
毕竟,特朗普作为一位“隔届连任”的总统,这种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君子论迹不论心,若他真能让俄乌停战,那也是足够写入历史书中的功绩了。
二、欧洲与美国的分歧
但特朗普也因为这种行为导致了欧洲的焦虑,因为欧洲总想在俄乌战争中显现出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北约,曾经欧洲的话语权很大,但现在却要变成美国一人主导,这就让欧洲非常难受了,他们说特朗普的外交太急于求成。
从最近的新闻也可以感受出来,俄乌之间都是由美国牵头,那些欧洲国家明显变得更加边缘化了。
因此,欧盟大姐冯德莱恩公开声明称“领土问题必须由乌克兰自主决定。”可以看出欧洲对于当前的现状实际上感受到了非常大的紧迫感。
而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面的之后,欧洲的领导人还“组团”前往白宫,希望能获得停火承诺,然而最后却无功而返。马克龙和默茨还表示欧洲安全不应该由美国主导。
但是他们真的是为了“和平”而来的吗?
笔者认为,欧洲的各种行为只是想让自己在全球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让别人想到欧洲就觉得他们是“和平使者”。
然而真正的和平使者会对某一方步步紧逼,在阴谋败露后还向战争的一方提供武器,向最初的受害者亮出獠牙。这不过是又一场政治作秀罢了。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高调行为却掩盖了欧洲的作秀,美国对自己的战略优先级极其坚持,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至少在特朗普政府这段时期,在他的MAGA战略下,欧洲在关键议题上的话语权正在被逐渐削弱。
也正因如此,美国可能会与自己的欧洲盟友出现裂缝,并且如果裂缝长期存在,甚至可能在北约内部埋下隐患。
三、普京提出的中国方案
正如前文说的,普京实际上是希望中国能够在本次事件中站出来的,他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
这样中国作为俄罗斯的“盟友”(事实上并不是,在这里为了好理解),普京就可以利用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来制约西方的制裁和军事压力,同时,也有很多人希望俄乌会谈能够在中国举行。
而更深层次一点,中国如果参与进此次事件,那就可以为俄罗斯争取合法性,同时也向美国释放信号,表明俄罗斯并非孤立无援。
但是这样做对中国的风险也很大,中俄并非盟友,只是伙伴关系,中国不和任何一个国家结盟。
但如果作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那么一旦冲突升级,中国必将为此承担责任,并被卷入斗争,甚至被迫成为俄罗斯的“盟国”,这与中国一贯坚持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存在着冲突。
当然对此泽连斯基是明显不想接受的,他说中国卖无人机给俄罗斯,会帮助他们的军事行动。
但中国只是想做生意,俄罗斯既然要买买了那中国为什么不卖呢,说不过去。
四、中方回应传递深意
面对俄罗斯的提议,中国明确表示不会对“安全保障”作出承诺。这其实不是不仁不义,而是中国需要在当前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自主,需要有足够的独立性。
就像二战中美国的“孤立政策”虽然在前期没有对轴心国发动攻击,但也正因此积攒了足够的工业实力让他能够在后期撑得住战争带来的损耗。
当然,中方也没有直接拒绝俄罗斯的提议,而是说“会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和谈”,这样可以避免影响中俄关系。
同样的中国也没有表现出对俄罗斯的支持,防止西方的口舌依此来攻击中国,也强调人道主义,遵守国际法这些,中国还表示任何的担保机制必须要经过安理会的授权。
笔者认为,这种态度既可以维护中国的外交弹性,也可以避免中国陷入被动的局面。但如果最后和谈地点真的设立在中国,那可能会对美国和欧洲带来较大的心理冲击,尤其是欧盟。
他们刚被美国边缘化,现在又将和平会谈地点选在中国,他们也许会担心中国会由这次会谈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而边缘化西方政府,让世界转向多极化的发展。
结语
目前,俄乌冲突的未来形势依然还有些不确定,特朗普的“三方会晤”可能会给当前的局面带来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若是想要持久和平,则必须要尊重多方之间的意愿以及国际法所制定的框架。
而中国在这些纷乱之间选择了稳中求进的策略,既保证了不被动卷入纷争,也不缺席关键性的议题,才能使得中国在能够得到话语权的前提下不给西方留下把柄。
信源:
新华社|特朗普:无需先停火,可直接谈判 8-19
新华社|欧盟高层表态:涉领土问题“必须由乌克兰决定”
人民网|特朗普称将筹备美俄乌三方会晤
中国日报网|俄美峰会提到中国或为乌安全保障者?外交部回应
中国新闻网|专访学者:俄乌和谈进入多方博弈阶段
澎湃新闻|特朗普称解决过6场战争,真的吗?
上观新闻|泽连斯基使出“秘密武器”,特朗普称“乌克兰伟大”
环球时报|特朗普称俄乌问题“约两周后就能知道结果”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上海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